• <video id="0vg0k"></video>
      <wbr id="0vg0k"></wbr>
      <video id="0vg0k"></video>
        <video id="0vg0k"><input id="0vg0k"></input></video>
          <video id="0vg0k"></video>
            1. <video id="0vg0k"></video>
            1.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初中音樂教案 >

              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布時間:2022-02-11   點擊:

              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全冊教案word版下載:http://www.33jjv.com/wendang/chuzhongyinle/7007.html
                第一課時《陽關三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王維的詩《送元二使安西》,理解對友人那種無限關愛的誠摯情誼。

                2.愿意沿著古曲發展的脈絡,去了解我國唐代琴歌《陽關三疊》的風格特點,并聆聽、演唱《陽關三疊》。

                3.體驗運用自己的演唱方式表達友情的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我國唐代琴歌《陽關三疊》的風格特點,并聆聽、演唱《陽關三疊》。

                教學難點:演唱時如何表現歌曲中憂傷、惜別、期待的真摯情感。

                教具學具:多媒體 、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介紹中國古代歌曲發展的概況。

                導言: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歌曲的主要發展脈絡,中國古代歌曲的主要脈絡包括上古音樂、中古音樂和近古音樂。在課前呢,已經有幾位同學通過資料查找后做了一些發言的準備,下面就由這幾位同學上臺來給大家分別介紹中國古代歌曲發展的概況。(請三位同學分別介紹先秦時期的上古音樂、秦漢-隋唐時期的中古音樂和宋、元時期的近古音樂。)

                2.導入課題并介紹唐朝歌曲《陽關三疊》。

                師小節:同學們介紹得太好了!謝謝你們!你們還記得嗎?剛才有同學介紹了在唐代的音樂創作中,大量使用了唐詩入歌的創作手法,其中《陽關三疊》就是使用這一手法的佳作之一。這首以王維詩《送元二使安西》為詞,全曲曲調純樸而富有激情,略帶淡淡愁緒的歌曲,表達了離情別意及對遠行友人的關懷,同學們,如果不了解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和心路歷程,要準確地理解這種離別的內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讓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介紹走進教材這個單元推薦的唐朝歌曲《陽關三疊》吧。(課件播放短片介紹《陽關三疊》)

                二、新課教學

                1.教師演唱歌曲《陽關三疊》的第一疊。

                導言:同學們,唐詩本身的情感就極具有感染力,那么唐詩入歌,又會是怎樣的效果呢?……回答的很好.現在老師就來模仿古人撫琴而歌吧。

                2.師生探討原詩與歌曲歌詞異同。

                導言:同學們,我能在這首歌里看到蒙蒙輕紗籠罩的雨后小巷,看到雨后吐露新芽的柳樹,還能看到兩袖清風,抱拳永別的友人,更能看到掛在他們臉上的一行清淚,這是多么“唯美”的畫面呀!那么,王維的原詩與現在演唱的歌詞有什么不同?(探討結論:除了王維的原詩四句,歌詞里面增加了部分歌詞。文中所提到的“遄行、遄行、旨酒、旨酒”等處的歌詞及曲調是由后人加上去的,為了更加深刻的表現出這首詩的內涵,曲作家進行了二度創作改編完成的。)

                3.朗讀歌詞。(課件出示歌單)

                4.學唱歌曲。(方法:唱譜、念詞、填詞演唱。)

                5.師生探討歌曲上闕和下闕的情感表達上的區別。

                導言:同學們的演唱充滿了真情實感。在這一疊中音樂分為上闕和下闕,大家想想看,在剛剛演唱的過程中上下闕的情感表達是一樣的嗎?好,大家可以討論一下。(探討結論:上闕用王維的原詩,由四句“起、承、轉、合”式的旋律組成,曲調以級進走向呈現,溫情而含蓄;下闕旋律跌宕起伏、錯落多樣,突出表現了悲傷、惜別、不舍的感情。)

                6.學生隨琴演唱歌曲。

                導言: 同學們,這是多么質樸、真摯、深切的情感啊,讓我們再次演唱,從音樂中反復體驗這種離別的惆悵,感受那種至誠而細膩的情感美吧。(學生隨琴演唱)

                7、師生探討歌曲下闕中音樂的情緒特征及表現方式。

                設問:在剛剛演唱的這一疊中,有一句旋律能夠反映出作者內心翻騰的情感因素,這一句是在上闕還是下闕?

                再問:作曲家用了哪些音樂要素來創作,才能準確表達這種情感因素呢?(師生探討結論:作曲家在這里用了一個八度的大跳音程,并兩次出現了全曲最高音,使情緒更趨于奔放,形成了這一疊的高潮。(6——6的音頻),使送別的情緒上升到了最極限,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那就用八度大跳來吶喊吧,喊出的是對友人的真摯情誼,喊出的是對統治者的不滿。)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99久久无码热高清精品
            2. <video id="0vg0k"></video>
                <wbr id="0vg0k"></wbr>
                <video id="0vg0k"></video>
                  <video id="0vg0k"><input id="0vg0k"></input></video>
                    <video id="0vg0k"></video>
                      1. <video id="0vg0k"></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