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0vg0k"></video>
      <wbr id="0vg0k"></wbr>
      <video id="0vg0k"></video>
        <video id="0vg0k"><input id="0vg0k"></input></video>
          <video id="0vg0k"></video>
            1. <video id="0vg0k"></video>
            1.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初中音樂教案 >

              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布時間:2022-02-11   點擊:

              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全冊教案word版下載:http://www.33jjv.com/wendang/chuzhongyinle/7009.html
                第一單元 春之聲

                第一課

                教學內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創編:為歌曲配打擊樂伴奏。3.配樂散文:《春》。

                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VCD、打擊樂、鈴鼓、三角鐵、響板、沙錘等。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復地練唱中體會6/8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

                2.通過對散文《春》的配樂朗誦,使學生感受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系,審美內涵。

                3.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1.教師要充分注意“教學導入”環節的重要性,精心設計。如:(1)可以通過教科書上的彩色畫面啟發學生的想象力,用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2)可用優美的旋律導入;

                (3)可用簡短的詩句導人;

                (4)可用錄像資料(風光片,春景圖,配樂散文)導入。要求學生共同參與。

                2.請學生朗誦散文詩《春》,并選擇適當的樂曲做背景音樂,有感情地表演。

                教師也可以發動學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樂的錄音并請大家邊聽邊討論,選擇合適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請學生仔細聆聽,聽后用語言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4.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其間,教師可以為學生范唱,也可以用鋼琴伴唱,通過多種形式的練唱,使學生逐漸熟悉歌曲。

                5.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樂句的開頭:(插圖)并打著拍子反復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變化音。如(插圖)在演唱中注意唱準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錄音。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僖魳返乃俣仁鞘裁礃拥?快,稍快,很快,極快。結合詞、曲特點,談一談為什么用這樣的速度來表達。

               ?、诟枨莩牧Χ仁鞘裁礃拥模汉苋?pp)、弱(p)、中強(mf)、強(f)、很強(ff)。你認為歌曲應該用哪種力度表現最合適。

               ?、蹜撚迷鯓拥那楦胁拍芮‘數乇磉_歌曲的情緒?

               ?、苣阆矚g這首歌曲嗎?為什么?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師鋼琴伴奏下,(或用錄音帶伴奏;老師指揮)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領唱、齊唱。之后,也可由學生獨唱或小組唱。

                9.請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師生共同設計,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邊唱邊加入打擊樂伴奏。

                第一單元 第二課

                教學內容:

                1.欣賞:《新疆之春》小提琴曲 《春曉》歌曲 《春節序曲》管弦樂曲 《春天奏鳴曲》(小提琴鋼琴)2.器樂:學吹豎笛《春游》3.創作與表演:為旋律創作歌詞,并表演。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以描繪春天為主題的聲樂、器樂作品,了解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審美性。

                2.學會用豎笛吹奏《春游》。

                3.通過學生創編歌詞、填詞唱歌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作意識以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能力。

                教學過程:

                (一)欣賞

                1.《新疆之春》

                (1)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作品表達的情緒,如:豪放、樂觀、奔放、流暢、歡快、載歌載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題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導學生對兩個部分的主題片段進行分析。讓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題是鋼琴伴奏,小提琴以裝飾音、強音、跳弓等多種演奏形式出現,第二部分則是小提琴以雙音演奏舞曲般的節奏和撥弦的形式演奏,讓學生充分體會和感受小提琴豐富的表現力。

                (3)通過欣賞《新疆之春》,使學生了解新疆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熱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們的精神風貌。

                2.《春節序曲》

                (1)邊聽邊感受這首樂曲的風格特點,如:熱烈的、歡騰的、載歌載舞的等。學生小組討論并談感受。

                (2)將不同部分的音樂主題用板書、投影、課件等方式呈現出來。請學生邊聽邊對比音樂的不同特點,如:歡快的、抒情的、流暢的、贊美的等情緒特點,以及力度上的特點。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99久久无码热高清精品
            2. <video id="0vg0k"></video>
                <wbr id="0vg0k"></wbr>
                <video id="0vg0k"></video>
                  <video id="0vg0k"><input id="0vg0k"></input></video>
                    <video id="0vg0k"></video>
                      1. <video id="0vg0k"></video>